摘要
随着近30年牧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草原畜牧业灾害适应行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当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户旱灾适应策略主要有购买饲草料、走场、出售牲畜、育肥及贷款和借款。这些策略实际上以"牧户尺度抗灾"和"依赖市场"为核心,与传统的以"大尺度移动抗灾"和"互惠"为核心的适应方式形成对比。从适应效果看,两种适应策略均有效减少了牲畜死亡损失,维持了牧户家庭的牲畜规模。从经济层面看,牧户尺度抗灾是一种高成本的选择,尤其在连续或较大灾害面前,单个牧户的脆弱性较高。从生态层面看,牧户尺度抗灾与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相悖。如今灾害应对策略增加了牧民的经济压力和草场生态压力,给草场"社会—生态"系统造成了潜在隐患。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