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是陆地生态系统繁盛以来最显著的冰川事件,是由多个离散的冰期和间冰期组成的动态变化过程。晚古生代大冰期也发生了多次全球变暖事件,这些变暖事件及其相关研究近年来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在晚宾夕法尼亚亚纪卡西莫夫期和格舍尔期界线(Kasimovian-Gzhelian Boundary,KGB)附近记录了短暂而显著的碳同位素负漂事件,并伴随显著的全球变暖,称之为KGB变暖事件。冰室气候间冰期背景下的KGB变暖事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对该变暖事件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方法】本文选取华南板块罗甸盆地纳庆、上隆和纳绕剖面,对上宾夕法尼亚统卡西莫夫阶和格舍尔阶界线附近约20 m的地层开展详细的沉积学和碳同位素地层学工作,分析KGB变暖事件的沉积过程,并与全球不同地区的沉积盆地进行对比,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打下基础。【结果】本文共识别出泥状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正粒序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和黑色钙质泥岩4种沉积岩相,指示了海平面频繁波动的深水斜坡沉积环境。上隆剖面新报道的碳同位素记录与纳庆和纳绕剖面已发表的碳同位素记录可以进行对比,彼此之间显示出一致的变化趋势,KGB附近的碳同位素负漂移在全球多个不同剖面均有记录。研究层段Heckelina eudoraensis带、Idiognathodus naraoensis带和H. simulator带底部记录的3次古水深的旋回性变化与前人建立的天文旋回和全球典型沉积盆地的沉积旋回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结论】晚宾夕法尼亚亚纪变暖事件(即KGB变暖事件)是一次全球性的气候事件,华南罗甸盆地相关研究可作为该事件研究和全球对比的重要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