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科学有效地量化流域供水效益和为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提出了分行业供水效益能值量化方法体系,包括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计算与供水效益计算,获取多对象分行业供水效益,在此基础上,应用Moran’ I指数和LISA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解析空间供水分布规律。以黄河流域56个供水城市为研究对象,计算了黄河流域各地市工业、农业、生活和总供水效益,分析了区域间各行业供水效益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关联关系。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分行业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在数值上表现为生活>工业>农业,空间上呈现西低东高的趋势;(2)黄河流域工业、农业、生活和总供水效益分别为581.29亿元、891.63亿元、682.66亿元和2155.58亿元,其中,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和山东省的工业供水效益较高,宁夏、内蒙古和山东省的农业供水效益在本省的各行业供水效益中较为显著;(3)工业、农业、生活和总供水效益的Moran’ I指数分别为0.286、0.412、0.225和0.357,空间聚集性显著,“高-高”模式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段,“低-低”模式分布在上游的青海、宁夏地区,空间格局分布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气候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城市发展战略政策等因素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引水结构调整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