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长沙市中心城区1979年、1989年、2003年、2011年、2014年5个年份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ArcGIS、SPSS分析工具,提取居住、工业、服务三大功能用地,从方向、圈层、强度、用地间转变及轴带趋向对长沙城市功能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用地扩展模式以"圈层式、轴带式"为主,并逐渐向"多组团式"过渡,由单一的向外扩展向内部功能间演替和外部扩展相结合转变。整体扩展方向经历了由"东、南、东南-西北、东、东南、北"的变化,但各类用地的扩展方向有所差异;②从扩展强度看,居住用地远远高于城市总体扩展强度,造成了城市功能空间失衡的现象,服务配套明显滞后,部分分区在扩展过程中,出现了与规划定位严重不符的矛盾;③功能用地间的转变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表现出以核心-外围明显分异的差距。外围片区的功能较为单一,融合度不够,未来应增强配套服务功能。④从经济驱动力、政策调控力、生态制约力与吸引力、社会助推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功能用地扩展时空差异的驱动因素。⑤从"问题导向-现象归纳-本质剖析-策略应对"提出了城市功能用地扩展研究的基本研究框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