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些年来,“玻璃心”一词经常成为特定情境下评价中小学生的热门标签,中小学生“玻璃心”问题的产生是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几个层面的原因所导致,后天环境是造成学生“玻璃心”的重要因素。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地,应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做到精准发现“玻璃心”,科学评估“玻璃心”,方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玻璃心”的具体干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