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科学三大体系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改革。在强调技术理性和绩效评价的社会背景下,教育科研评价目的逐渐异化为对新颖、绩效和功用的追求;学术共同体因行政力量的强大和第三方评价的量化推动而逐渐被弱化;评价标准简单划一,忽视不同知识类型、研究类别和知识情境中的科研差异;评价方法片面追求量化指标的简单加总,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评价结果易受非学术因素影响,致使公信力不高。究其原因,作为评价对象的教育科研通常具有知识生成的复杂性、质量显现的滞后性和成果影响的间接性等特点。评价标准随社会政治和知识范式的变化而变化,并强调个体化和特殊性知识,同时整合了多维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评价制度上,存在推动创新与排斥创新、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以及技术理性与总体判断的矛盾。改进教育科研评价体系,需要实施分类评价、完善同行评价、强化综合评价、推动多元评价、健全公开评价,使评价真正发挥鉴别、诊断、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

  • 单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