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38例泌尿系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针对性的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及休克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14.82±1.82)×109/L、C反应蛋白(43.81±3.85)mg/L、降钙素原(0.21±0.01)μg/L、白介素-6(0.34±0.0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19±0.67)×109/L、(65.84±3.85)mg/L、(0.83±0.12)μg/L、(1.04±0.1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休克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5.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7, 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是临床上的危急重症,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感染、抗休克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症,从而降低各项炎症因子水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