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广西铁皮兰种铁皮石斛中的黄酮类成分,并探究不同生长年限对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甲醇(v:v=1:1)-0.01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采用HPLC法建立25批广西铁皮石斛HPLC特征图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不同生长年限对广西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通过HPLC-ESI-MS~n技术,从广西铁皮石斛中鉴定了19个黄酮类成分,涵盖了黄酮碳苷(9个)、黄酮醇氧苷(4个)、酰化黄酮碳苷(2个)、酰化黄酮醇氧苷(3个)及二氢黄酮(1个)。构建了广西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特征图谱,并指认了9个共有峰;基于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将25份样品按生长年限及杆色(绿杆1~3年、绿杆3~5年、红杆1~3年、红杆3~5年)划分为四类。此外,黄酮类特征峰峰面积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长;在1~3年生长年限时,‘红杆’与‘绿杆’间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但3~5年,红杆样品中新西兰牡荆苷Ⅰ、Ⅲ、佛莱心苷及特定峰(峰8、峰9)含量显著高于绿杆。结论:本研究通过质谱分析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揭示了广西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的共有特征,并强调了生长年限对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关键作用。特别指出,生长至3~5年,‘红杆’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绿杆’,此发现为铁皮石斛的药理活性探索、应用开发、种质资源评价及采收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