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期间通过超声评估化疗反应性的价值。方法:对6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在4轮NAC前后进行超声检查,包括回声强度、肿瘤体积和超声弹性成像,并与穿刺活检病理评估的恶性耐药细胞(resistant malignant cell,RMC)百分比和组织学反应性进行比较。结果:60例患者的肿瘤病灶在NAC前均为低回声团块,在4轮NAC结束后,仅有11例为持续性低回声,有29例转为等回声,20例转为混合回声,等回声强度患者的RMC低于混合回声强度,混合回声强度患者的RMC低于低回声强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在第3轮NAC后,超声回声强度变化与RMC百分比降低具有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P <0.05),回声强度变化对预测组织学显著反应(major histological response,MHR)的优势比达12.42 (95%CI:4.07~21.22,P <0.001)。同时,达到MHR患者(27例)在4轮NAC期间的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和肿瘤弹性应变减少程度均优于N-MNR患者(33例)(P <0.05)。结论:乳腺癌在超声检查中呈现的回声强度、肿瘤体积、弹性应变与NAC反应性存在统计学相关性,肿瘤回声强度改变可以准确预测病理性反应,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