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延迟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LDVC)技术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5年6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泌尿外科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75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年龄49~74岁, 平均63.7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平均13.0 μg/L, 活检Gleason评分平均6.8分, 前列腺体积平均56.8 mL, 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评分均≥15分。TNM临床分期cT1期49例、cT2期26例。根据住院号的奇偶分为DLDVC组(33例)和标准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SLDVC)组(42例), 两组术前PSA、活检Gleason评分、性功能IIEF-5评分及年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行LRP治疗, 其中DLDVC组33例术中采用DLDVC技术, SLDVC组42例术中采用SLDVC技术。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后控尿率和IIEF-5评分。结果 DLDVC组和SLDVC组手术时间[(240±87)min、(220±74)min]、术中失血量[(410±92)mL、(370±79)mL]、术后住院时间[(9.2±1.1)d、(9.4±1.3)d]、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手术切缘阳性率[21.2%(7/33)、16.7%(7/4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平均随访21(6~53)个月。术后拔除尿管即刻及1、3、6个月控尿率DLDVC组分别为60.6%(20/33)、78.8%(26/33)、87.9%(29/33)和93.9%(31/33), SLDVC组为23.8%、54.8%、71.4%和90.5%, 其中早期(拔尿管即刻及1个月)控尿率DLDVC组高于SLDVC组(P值均<0.05), 后期(拔尿管3个月及6个月)控尿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6、12个月IIEF-5评分DLDVC组分别为(8.4±7.2)、(9.1±7.3)、(14.4±7.1)分, SLDVC组为(7.3±6.1)、(7.4±6.7)、(11.1±9.3)分;术后12个月恢复到术前水平患者比例两组分别为38.1%(8/21)和16.7%(5/3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2,P>0.05)。结论 LRP中, DLDVC能早期恢复控尿功能, 对术后早期性功能的恢复优势不明显, 但不影响肿瘤学的手术切缘阳性率。
-
单位浙江大学金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