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低合金钢10V27MA、25CrMnB、20MnSiV连铸坯热送开方坯时,轧件表面出现“豆腐渣”似的碎裂缺陷,结合生产记录,从生产工艺、裂纹形态、高倍检验及裂纹形成机理等方面分析了裂纹产生的原因。认为低合金连铸坯热送温度在Ar1~Ar3两相转变区间,钢坯表面相变转变不完全,是粗大的奥氏体与细小等轴铁素体的两相组织形态,入炉后再加热时由于升温速度快,钢坯表层铁素体快速向奥氏体转变,体积急剧收缩,产生较大相变拉应力。由于奥氏体强度低,塑性差,当应力聚集超过奥氏体抗拉强度时,就会在钢坯表层形成细小的网状裂纹,在加热炉内经高温长时间加热氧化,轧制时延伸形成表面碎裂。明确指出,低合金高强钢铸坯热送温度避开两相区间或控制热送坯再加热升温速度可抑制表面裂纹缺陷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