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引言Critical Introduction以梦谈戏,以戏为梦,是明清戏曲评点中常见的修辞套语。在场上搬演的梦境,更是“梦中梦”“戏中戏”,极富“元戏剧”(meta-theatrical)意义,蕴含戏剧家与搬演者在创作中对阅读、观看审美体验的反思。同时,作为“案头书”的戏剧文本,也借由文字与图像,为参与刊刻的文人与匠人开拓了阐释、对话和自我表达的空间。在汤显祖的最后一部传奇《邯郸梦记》中,梦境主题几乎贯穿全剧,其搬演与刊刻也正是对梦(或戏)主题的不断探索和呈现。天启元年(1621)吴兴闵光瑜刊刻的朱墨套印本,附图十幅,风格时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