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奕亮的职业是法官,最初选择摄影是为了记录刚出生的女儿,随后发现摄影除记录之外,还有表达的功能,内向、不太擅长口头表达但又有着表达诉求的他在摄影中找到了出口,由此坚持摄影十多年。所谓断章取义,是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黄奕亮认为,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变得有理有据,总是喜欢断章取义,引申开来,导致无法形成客观、辩证、整体的认知。从这一角度看,摄影实际上也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行为,因为你永远无法从一张照片中看到事物的全貌,我们只能通过相机截取某个时间和空间的切片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在作品"断章取义"系列中,作者一改以往的纪实风格,通过摄影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在画面中加入金线元素,传递自己对生命、人性、现实、现象等的思考,助益自己的表达。然而,这样的表达并不是给定标准答案,而是在断章取义的基础上再断章取义,为读者留下开放式思考空间,意在引起读者对作品意义生成的参与、对固有思维方式的思辨。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断章取义》的解读褒贬不一,但总体而言,评价大多客观、思辨,少见不明就里的一味吹捧、否定。从作者创作本意出发,指出断章取义现象的存在、警醒读者断章取义行为的初衷已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