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剂对海南土壤中硝化作用及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曹明; 朱启林; 赵伶茹; 蔡美君; 张雪彬; 汤水荣; 柯用春*; 孟磊
来源:土壤通报, 2021, 52(01): 68-74.
DOI:10.19336/j.cnki.trtb.2020042901

摘要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4种肥料增效剂对尿素在海南土壤中氮素转化和N2O排放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海南土壤的氮肥增效剂类型。培养试验设单施尿素(CK)、尿素+长效复混肥添加剂(加入尿素量的8‰,NAM)、尿素+双氰胺(加入尿素量的3.5%,DCD)、尿素+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加入尿素量的1%,DMPP)、尿素+2-氯-6-三氯甲基吡啶(加入尿素量的8‰,NMAX)5个处理。在培养过程中定期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以及N2O排放量的变化,以分析不同增效剂对土壤氮素形态及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增效剂处理土壤的pH、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等均与CK无显著差异,但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培养过程中,除DCD外,DMPP、NAM和NMAX处理铵态氮浓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土壤硝态氮含量缓慢增长,显示出明显的硝化抑制效果。与CK处理相比,添加抑制剂处理土壤N2O浓度峰值延后,累计排放量显著降低,但不同抑制剂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硝化抑制作用及N2O减排效果,可以认为添加长效复混肥添加剂(NAM)、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NMAX)等抑制剂的肥料适宜应用于海南水稻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