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中远期腹段假腔重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B型夹层)并接受TEVAR治疗的患者资料。纳入术后腹主动脉段有残余裂口而胸段无裂口、随访1年以上的急性或亚急性长段夹层病例, 排除存在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创伤、马方综合征导致夹层的病例。最终纳入51例患者, 男性45例, 女性6例, 年龄(49.4±10.6)岁(范围:31~72岁)。患者符合下述任何一条标准归入扩张组:(1)腹段假腔最大增长速度≥3 mm/年;(2)腹主动脉最大径≥50 mm;(3)腹段假腔直径增长≥10 mm。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定量资料的截点值。结果稳定组30例, 扩张组21例。与稳定组相比, 扩张组术后早期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更多[2(1)个比1(1)个, Z=-2.829, P=0.005], 腰动脉发自假腔数量更多[5(6)支比3(5)支, Z=-2.025, P=0.0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OR=3.966, 95%CI:1.552~10.131, P=0.004)是腹段假腔重塑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 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截点值为≥2个, 曲线下面积为0.718。结论 TEVAR后腹段假腔不良重塑发生率高。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2个是腹段假腔重塑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随访。
-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