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围生期低剂量4-壬基酚(4-NP)暴露对亲代雌性Wistar大鼠的免疫毒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按照受孕时体重将母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低、中和高剂量组,从妊娠(GD)第6天至产后(PND)第21天分别给予正常和4-壬基酚拌饲量依次为10、100和500 mg/kg的NIH-31改良饲料。PND21后,将母鼠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行空斑实验和血清凝血素测定;另一部分进行NK细胞活性测定和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并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此外,每组随机抽取3只母鼠测量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脾中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和孤独核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量、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p-STAT5)和磷酸化酪氨酸激酶3(p-JAK3)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高剂量组GD21和GD22母鼠体重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组PND4、PND7、PND11体重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胸腺和脾高剂量组脏器系数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高剂量组血清凝集程度和空斑数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同时3个剂量组的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中高剂量组B细胞占白细胞的比例高于空白组(P<0.05),外周血和脾中、高剂量组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值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与空白组相比,高剂量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A(IL-17A)含量及3个剂量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TGF-β/IL-17A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组脾Foxp3/RORγt mRNA比值均低于空白组(P<0.05);低和中剂量组脾p-STAT3、p-STAT5及高剂量组p-JAK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围生期低剂量4-壬基酚暴露对亲代雌性大鼠具有一定的免疫毒性,其可能机制与4-NP可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导致p-STAT3和p-STAT5持续激活,诱导RORγt表达,促进Th17细胞分化和IL-17的释放,使Th17/Treg平衡左移有关。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