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有效治理,是“双减”政策能否有效贯彻落实的关键,而“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在树立多元公共治理理念、营造生态化办学教育环境、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H市社会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的描述性、方差、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配套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方式不断优化、社会教育理念更趋理性,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仍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资源耦合忧患、教育性和经济性的本质属性失衡、发展失序和动能不足等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功能定位模糊、“唯升学论”“分数论”的功利化评价导向、治理主体权责不清、监管力度不够等。为此,可以采取厘清治理主体角色定位、正视校外培训机构的积极作用、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等措施,以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形成良好教育生态、优化治理制度体系,从而提高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效果。
-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