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评估左心疾病相关肺高血压患者心输出量的比较研究

作者:史彦萍; 张悦; 陈露; 索乙方; 唐愿; 周艳丽; 高蓉蓉; 郑旭辉; 廖深根; 史倞; 盛燕辉; 孔祥清; 张海锋*; 李新立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3, 39(09): 713-719.
DOI:10.13201/j.issn.1001-1439.2023.09.011

摘要

目的:比较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测量的心输出量在左心疾病相关肺高血压(PH-LHD)患者中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测定的心指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9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PH-LH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随访截至2022年4月,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Bland-Altman散点图评估两种心输出量测量方法的相关性与一致性。采用X-tile软件计算心指数的最佳临界值。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回归模型评价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测定的心指数在PH-LHD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结果:纳入分析的238例PH-LHD患者,热稀释法测定的心输出量为(4.03±1.46) L/min,间接Fick法测定的心输出量为(3.39±1.20) L/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心输出量呈中度正相关(r=0.680,P<0.001)。两者心输出量的差值均值为0.64 L/min,一致性界限为-1.50~2.78 L/min,百分比误差>20%的比例为53.4%,心输出量差值>1 L/min的比例为38.2%。根据X-tile软件计算的最佳临界值将热稀释法及间接Fick法心指数分为低、中、高水平3组。Kaplan-Meier曲线显示,热稀释法心指数的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16);间接Fick法心指数的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450)。Cox回归模型中,根据年龄、性别进行校正,热稀释法心指数每增加1 L/min/m2,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25%(P=0.038),中水平组、低水平组的死亡风险相比于高水平组分别增加了169%(P=0.034)及252%(P=0.011);进一步校正多重混杂因素后,热稀释法心指数不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间接Fick法心指数作为连续变量及分组变量均与患者的全因死亡无关。结论: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心输出量在PH-LHD患者中呈中度正相关,但一致性欠佳。热稀释法心指数对PH-LHD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而间接Fick法心指数的预后价值并不理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