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路径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疼痛比较及慢性疼痛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50例,根据单双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无张力组和腹腔镜组,每组75例。无张力组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急性和慢性疼痛情况,并采用Logistic模型探讨影响慢性疼痛的因素。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无张力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无张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躯体疼痛和精力得分均高于无张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1、3、5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无张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和12个月,腹腔镜组慢性疼痛率为4.00%和2.67%,无张力组为3.33%和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性别为女、有吸烟史、疝环直径>3.0 cm和切口感染是术后6个月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是保护因素。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能显著降低术后早期疼痛,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保护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