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缺血预适应(IPC)是强有力的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心肌保护措施,但其保护作用相关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识别缺血预适应处理后小鼠心肌差异表达蛋白,为缺血预适应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用雄性成年C57BL/6小鼠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和IPC模型[3个(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循环的预适应+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用伊文思蓝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双重染色的方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提取各组心肌总蛋白,通过将串联质谱标签、高效液相色谱分级技术以及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相结合,以差异表达量变化>1.2倍作为显著上调的阈值,<1/1.2作为显著下调的阈值,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同源蛋白簇功能分类统计。分别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差异显著的蛋白β-羟丁酸脱氢酶1(Bdh1)进行mRNA及蛋白水平上的验证。结果:与单纯I/R组相比,IPC干预后心梗面积降低33%(P<0.05)。定量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表达下调的蛋白有91个,其中酮体氧化代谢关键酶Bdh1在下调蛋白中的表达倍数为0.708(<1/1.2);与I/R组相比,IPC组表达上调的蛋白有14个,其中Bdh1差异表达倍数最高(1.95倍)。qPCR及Western blot验证实验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Bdh1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IPC组Bdh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I/R组明显升高,进一步验证了蛋白组学结果。结论:I/R损伤显著降低心肌Bdh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而IPC处理显著恢复了Bdh1的mRNA及蛋白表达,表明酮体氧化代谢可能参与了缺血预适应介导的缺血心肌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