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HBV相关疾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在不同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肝病科HBV携带者(HBV携带组)、CHB患者(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均为HBV相关疾病)及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各20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其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不同类型HBV感染者与正常人外周血髓样树突细胞(mDC)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HBV感染者与正常组之间m DC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29,P<0.001),进一步比较发现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外周血m DC的数量均低于正常组、CHB组和HBV携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类型的HBV感染者与正常组之间pDC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2,P=0.009),进一步比较发现肝癌组患者外周血pDC数量均低于正常组、CHB组和HBV携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pDC数量低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的患者其DC亚群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肝硬化和肝癌患者DC亚群数量最少,DC的数量可能是病情演变和预后评判的参考依据。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