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与硒代蛋氨酸复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的发育毒性

作者:潘莉璇; 郭志芯; 毛连纲*; 张兰; 张燕宁; 朱丽珍; 蒋红云; 刘新刚*
来源:农药学学报, 2023, 25(05): 1122-1129.
DOI:10.16801/j.issn.1008-7303.2023.0080

摘要

为探究嘧菌酯与硒代蛋氨酸复合暴露后对水体生物早期发育的影响,采用半静态试验法,测定了等毒性配比的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二元混合体系复合暴露对水生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及仔鱼的发育毒性及对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质量浓度的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0.1+0.2、0.25+0.5、0.5+1.0和1.0+2.0 mg/L)(其中硒代蛋氨酸按硒元素的质量计,下同)复合暴露后,胚胎出现自主运动次数减少、孵化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及心率下降现象,同时仔鱼体长受到显著抑制,且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在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不同质量浓度(0.0005+0.001、0.005+0.01和0.05+0.1 mg/L)复合暴露下,斑马鱼仔鱼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且高浓度复合暴露组(0.05+0.1 mg/L)的抑制作用最显著(P <0.01),而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复合暴露组显著抑制了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Ⅲ的活性(P <0.05),而其余浓度复合暴露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经嘧菌酯与硒代蛋氨酸不同质量浓度复合暴露(0.1+0.2、0.25+0.5、0.5+1.0和1.0+2.0 mg/L)后,会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发育产生毒性效应,但在目前自然水体环境实际浓度水平下,除了抑制CAT活性外,尚不会产生其他毒性效应。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水体环境中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浓度监测及复合暴露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