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来讨论语言问题,从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与思想的关系、语言的社会功能等论题中,概括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的本质。而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语言在资本主义社会交往中所出现的异化——"语言的污染"和"语言的贿赂",是"自我规定着的概念"运动的必然结果。为走出语言的"牢笼",马克思在对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的批判中,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语言哲学总体性原则,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切入点,指出从语言批判走向社会革命的现实路径。这不仅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和政治解放学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