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0年广州市市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海麟*; 刘于飞; 张维蔚; 李燕; 周琴; 林晓华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12(08): 3113-3117.
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1.08.021

摘要

目的了解2013—2020年广州市市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特点。方法 2013—2020年共采集631份生食动物性水产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检出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样品90份,总检出率为14.26%。生食动物性淡水产品和生食动物性海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375, P<0.001。生食动物性淡水产品检出率较高,达到了45.70%。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创伤弧菌检出率最高,达到9.51%,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5.86%,沙门氏菌1.90%。第3季度检出率最高,为16.15%,最低的是第1季度(11.36%)。餐饮单位所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21.90%),其次为超市(7.69%),网店和农贸肉菜市场所售商品无检出。结论广州市市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致病菌污染主要以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生食动物性淡水产品污染情况更严重,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开展健康宣传教育,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