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危重患者的临床分析:附18例报告

作者:杨帆; 王军; 丁金奎; 樊美珍; 陈佳一; 吴俊; 陈晓芳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 39(01): 105-109.
DOI:10.16781/j.0258-879x.2018.01.0105

摘要

目的分析近年我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结果和经验,总结应用ECMO救治各类危重患者的方法、时机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18例行ECMO救治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病、辅助模式、辅助时间),比较各类危重症患者应用ECMO救治的脱机率和存活率,分析各类危重症患者的存活因素及死亡原因。结果 18例危重患者中采用静脉―动脉辅助模式(VA-ECMO)12例、静脉―静脉辅助模式(VV-ECMO)4例、静脉―动脉―动脉辅助模式(VAA-ECMO)2例,共成功脱机7例(38.9%),存活5例(27.8%)。ECMO救治循环衰竭患者的脱机率为62.5%(5/8),存活率为37.5%(3/8);救治呼吸衰竭患者的脱机率和存活率均为20%(2/10),重度烧伤后、创伤后及手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6例患者无一例存活。由肺部疾病导致ARDS患者(HR=12.3,95%CI:2.269.9;P<0.01)和循环衰竭患者(HR=4.6,95%CI:1.119.5;P<0.05)的存活率均高于非肺部原因继发的ARDS患者,而循环衰竭患者与肺部疾病导致ARDS患者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选择ECMO救治时机、完善建立流程、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及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ECMO救治成功的关键,而院方应急通道的建立和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ECMO救治梯队的形成是ECMO成功的保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