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Kort法建立的稳定性猪节段性小肠移植模型的特点。方法:本实验于2004-02/2005-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杂种小猪30只,分为供体、受体各15只。主要采用动脉袖改良吻合口,连续缝合,术后受体不用肝素化等改良的Kort法逆建立比较稳定的猪小肠移植动物模型。①供体手术:正中切口开腹,盐水纱布保护肠管,将结肠全部切除,按需要保留近段空肠。在肠系膜上动脉下方和腹腔动脉上方两端结扎腹主动脉,穿刺两结扎线之间的腹主动脉,4℃肝素盐水500mL(肝素100mg、灌洗压力为7.8~9.8kPa)灌洗,直至肠系膜含和肠壁血管床完全透明。在两结扎线之间剪断腹主动脉,获取腹主动脉袖,不灌洗肠腔,切除供体肠管后置于4℃生理盐水中保存。②受体手术:正中切口开腹,保留十二指肠空肠曲以下10cm和末段回肠10cm,切除其余小肠;将供体肠系膜上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将供体腹主动脉袖一端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自动脉袖另一端注入生理盐水,排净腔内气泡后将残端结扎。松开腹主动脉血管夹,将供肠两端分别与受体空肠、回肠行端端吻合。40~45℃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直至吸引出的冲洗液变温暖为止。③术后评估:观察猪的一般状态、生存时间及并发症。术后第7天,如受体存活,可认为手术成功。结果:受体15只杂种小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节段性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率为80%(12/15)②失败原因:静脉血栓1只,失血1只,其他。原因1只。12例存活超过7d,平均存活了9d左右,最长存活超过14d。③模型制作操作技术特点:供体小肠保存时采用血管最适灌洗压力7.8~9.8kPa进行单纯血管灌洗;受体术前禁食8~10h;吻合时移植肠管置于腹外,用冰盐水纱布包裹;吻合过程中间断向肠管表面滴注4℃生理盐水降温处理。结论:应用改良Kort法建立的猪节段小肠移植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