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和临床症状与脑白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娟; 胡茂荣; 刘芳; 赵靖平
来源: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3, 22(05): 478-480.
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3.05.032

摘要

<正>神经病理学、神经遗传学和神经影像学均显示精神分裂症发生与白质有一定的关系。大量研究报道了精神分裂症脑白质存在异常。白质对不同的脑区进行连接、传递信息,研究表明不单是特定脑区内的异常,而且不同脑区的连接异常导致了该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的障碍。由此,负责连接远端或近端脑区的白质纤维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方法,克服了传统的MRI技术对纤维束方向和结构的不敏感性,可以对活体脑白质纤维束的结构和完整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DTI研究精神分裂症白质异常比较一致的发现包括弓状束和内囊前肢。对精神分裂症白质DTI与认知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