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济川煎主治“肾虚便秘”辨惑

作者:贺亚星; 韩滋芸; 黄兰琳; 余炳辉; 王大伟; 严夏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09): 192-197.
DOI:10.13422/j.cnki.syfjx.20220891

摘要

济川煎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由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及枳壳6味药物组成,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之一。原书载“凡病涉虚损,而大便闭结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笔者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发现济川煎的功效主治存在古今演变,明清及近代医籍中其主治多是以原书记载的“虚性便秘”为根本展开,而现代则多围绕肾(阳)虚便秘、阴亏便秘展开,尤其是现代以来,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将济川煎的主治功效描述为肾虚便秘,笔者对此存在疑惑,并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以《景岳全书》为基础,通过原文探析、药物组成、溯源及后世发挥3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得出济川煎是因“虚人便秘,津液亏虚,法当急下”而设,治疗虚人津亏便秘证,而非现代教材所描述的“肾虚便秘”证。济川煎的创立有渊源,后世医家从肝肾角度、土湿木郁来理解济川煎也蕴含一定道理,但还有待临床进一步挖掘和验证。通过对济川煎功效主治的梳理与讨论,可为今后经典名方济川煎的临床应用及现代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