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治疗6个月后获得临床缓解的146例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发生情况。按肌骨超声结果分为亚临床滑膜炎组和超声缓解组,比较2组临床及超声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A亚临床滑膜炎发生的预测因素。观察抗风湿治疗对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治疗6个月时,在达到以红细胞沉降率计算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ESR)、以C反应蛋白计算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CRP)、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的缓解标准的RA患者中,有49例(45.4%)、66例(46.2%)、35例(41.7%)、34例(41.0%)存在亚临床滑膜炎。亚临床滑膜炎组患者的CRP水平及DAS28-ESR、DAS28-CRP、CDAI、SDAI评分高于超声缓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07、0.001、0.002、0.001)。亚临床滑膜炎组患者的滑膜增生评分(GS评分)高于超声缓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基线时GS评分、滑膜血流评分能预测亚临床滑膜炎发生。治疗6个月和1年时,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发生率均下降。结论 RA患者达到临床缓解标准后仍可能存在亚临床滑膜炎,而亚临床滑膜炎患者的CRP、疾病活动度、GS评分较高。基线时的GS评分和滑膜血流评分能预测亚临床滑膜炎的发生。有效的抗风湿治疗可以减少亚临床滑膜炎的发生。
-
单位苏北人民医院; 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