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WHO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5月20曰,全世界累计确诊病人超过490万,累计死亡病例超32万。COVID-19病人的表现可以从无症状携带、轻症到需要呼吸机甚至体外膜肺氧合(ECMO)维持生命的危重症患者,这其中的关键决定性因素仍然有待破解。同时,新型冠状病毒(hCoV-19)是否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基因突变,导致病毒毒力和传染性的改变,也急需进一步研究。公共卫生中心卢洪洲教授与设施主任陈赛娟院士领街的联合攻关团队,收集了公卫中心在2020年1月20日一2月25日期间收治的326例患者标本,对病毒基因组变异.临床表现特点和免疫反应改变等数据进行了全面深度分析。研究团队不断改进技术方法,高质量完成了112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组装和解析。基于病毒基因组序列的进化树分析发现,hCoV-19主要有两个分支(Cladel和Claden)。已确认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的6例患者均集中在其中一个分支中(Cladel),而Cladell患者无该接触史,提示COVID-19疫情的发生并不局限于华南海鲜市场。通过对疫情暴发的不同时间阶段和不同区域患者的hCoV-19基因序列(截至2020年3月初)变异特征的比较分析,从上海病例分离的病毒基因组中识别了169个碱基改变,其重复出现的突变与已公布的病毒序列一致,呈现较为稳定的进化过程,提示该病毒可能在疫情早期就已适应在人类宿主中传播。同时发现,hCoV-19两个分支的传播性、致病性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未发现与COVID-19重症患者有显著相关的病毒变异序列。从临床和免疫学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尤其是重症患者CD4+和CD8+T细胞呈显著进行性下降趋势,且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8明显增高。COVID-19疾病发展严重程度的决定因素主要与患者年龄、基站疾病及淋巴细胞减少和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密切相关,为疾病向重症转变的关键预警因子。依据上述临床资料分析采取早期针对性干预措施,将有助于阻止疾病的进展。
-
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