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9年江西省农村地区儿童蛲虫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喆; 姜唯声; 葛军; 戴坤教; 李东; 刘克星; 曾小军*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05): 542-547.

摘要

目的了解江西省2016-2019年农村地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全省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9年在江西省83个县(市、区)设立土源性线虫监测点,对各监测点3~9岁儿童采集粪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和胶带纸肛拭法检查蛲虫感染情况。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比较和趋势分析。结果2016-2019年共检测儿童32 587人,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0.2%(931/9 155)、 12.8%(1 045/8 145)、 13.1%(964/7 343)和10.5%(836/7 944),呈先升后降趋势(P> 0.05)。新余、九江、赣州和抚州等4个市连续4年儿童蛲虫感染率均≥10%,其中新余4年均最高,感染率分别为17.4%(8/46)、 24.0%(6/25)、 32.3%(10/31)与22.2%(12/54)。男童与女童感染率接近,2016-2019年分别为10.1%(506/4 989)和10.2%(425/4 166)、 13.0%(568/4 383)和12.7%(477/3 762)、 13.3%(530/3 981)和12.9%(434/3 362)、 10.3%(440/4 283)和10.8%(396/3 661)(P> 0.05)。除2016年散居儿童感染率最高为13.7%(83/606)外,其余年份感染率最高均为幼托儿童,感染率分别为13.8%(512/3 705)、 16.3%(567/3 486)和12.3%(477/3 885)。4~7岁儿童感染率较高,且各年度感染率均≥10%。胶带纸肛拭法蛲虫感染检出率为11.4%(3 730/32 587),高于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的1.2%(392/32 587)(P <0.05)。结论江西省2016-2019年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4年间感染率的变化不明显,应加强对幼托儿童蛲虫感染的监测与精准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