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儿童A组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李彬彬; 刘丽芳; 李伟; 陶然; 李华美; 陈中件; 尚世强*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 (07): 535-539.
DOI: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9.07.008

摘要

目的 分析2017年杭州地区腹泻儿童A组轮状病毒(RV)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特点,为A组RV感染的监测、防控及疫苗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前瞻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1至12月门诊急性非血性腹泻儿童的粪便标本,利用乳胶法检测RV抗原(乳胶法检测RV抗原包含A组RV所有型别),RV阳性标本进一步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扩增成功的产物送测序及比对确定G、P基因分型。不同性别、年龄及月份的RV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采集20 895份符合要求的标本(男12 389份,女8 506份),男∶女为1.46∶1,乳胶法检测出RV阳性患儿5 012例,检出率为23.99%(5 012/20 895),其中男性患儿2 964例,阳性率23.92%(2 964/12 389),女性患儿2 048例,阳性率24.08%(2 048/8 506),男女患儿R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05)。各月份均有RV检出,以1、2、12月为检出高峰,不同月份R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654.681,P<0.05)。RV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18~24月龄组[40.41%(896/2 217],最低的为<6月龄组[7.86%(387/4 921)],2岁以内婴幼儿占总阳性数的76.56%(3 837/5 012),5岁以下儿童占总阳性数的98.72%(4 948/5 012),不同年龄阶段RV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13.832,P<0.05)。按照随机分层抽样原则,每月根据RV阳性率的差异分别随机抽取不同量的样本共116份进行扩增,并按照VP7(G基因型)和VP4(P基因型)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共检测出4种G基因型,依次为G9型99株(85.3%),G3型11株(9.5%),G2型4株(3.5%)、G1型2株(1.7%);2种P基因型分别为P[8]112株(96.6%),P[4]4株(3.4%);4种G/P组合基因型分别为G9P[8]99株(85.3%)、G3P[8]11株(9.5%)、G2P[4]4株(3.5%)、G1P[8]2株(1.7%)。结论 A组RV是2017年杭州地区儿童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要感染人群,尤其以18月至2岁幼儿多见。RV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为发病高峰期。G基因分型以G9为优势流行株,P基因型以P[8]为主,G/P组合基因型以G9P[8]为主要优势流行株。

  • 单位
    天台县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