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BPV)干预策略对高血压脑白质疏松(LA)、预后卒中及认知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1月—2016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最终纳入统计的高血压患者269例。BPV以血压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表示。其中无或轻度LA组定义为对照组,中重度LA组定义为病变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V与LA的关系。入院后给予不同类别降压药物,同时,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状态评分。1年后再次复查患者BPV及LA程度。分析不同降压药物对BPV、LA及1年内卒中事件和认知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1)病变组收缩压CV、收缩压SD、杓型分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较高收缩压SD、非杓型特点为LA的危险因素。[■=2.168(95%CI:1.120,4.195),P=0.022;■=2.764(95%CI:1.405,5.437),P=0.003]。(3)氨氯地平组用药后中重度LA比例、卒中事件发生率较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组降低(P<0.05);用药后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组的SD分别为(13.756±2.919)、(14.919±3.037)和(15.433±2.962)(P<0.05);用药后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27.484±2.267)、(26.575±2.488)和(26.032±3.113)(P<0.05)。结论收缩压SD及非杓型特点是预测LA较好且简易的指标,钙离子拮抗剂或长效降压药物可降低血压变异性,是预防LA、减少卒中及认知功能减退的有效措施。
-
单位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