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硕士阶段是个体正式进入学术领域的第一步,对其学术热情的形成至关重要。学术型硕士生学术热情发展上存在显著的性别、户籍、年级以及专业类型差异;学术认知、学术能力、导师情感性支持、课程质量、学术经费支持正向预测硕士生专业承诺;学术认知、学术能力、通用能力、导师学术性支持、课程质量正向预测硕士生学术志趣。导师学术性支持不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而导师情感性支持则易调节个体专业能力及外部学术支持与专业承诺、学术志趣之间的关系。基于此,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关注部分特定群体的学术热情发展,保障学生学术性资源的可获得性,导师应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并能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情况与外部资源供给情况提供适切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