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导致结肠息肉活检标本与切除标本病理诊断结果差异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提高活检准确性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结肠息肉内镜治疗的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活检标本与术后切除标本病理结果的差异。采用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肠息肉活检标本与切除标本病理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2枚息肉,其中201枚息肉活检标本与切除标本病理结果一致,总符合率为64. 4%。与切除标本病理比较,活检标本中病理诊断结果为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符合率分别为65. 1%、67. 4%、72. 2%、57. 9%。直径> 20 mm、10~20 mm和<10 mm息肉的病理诊断差异率分别为55. 6%、32. 5%和14.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表面结节状息肉的病理诊断差异率为44. 3%,显著高于表面光滑息肉的22. 8%(P <0. 05)。而息肉部位、表面颜色和内镜治疗方法对病理诊断结果差异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病变大小、表面结构是导致病理结果差异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 05);而病变部位、表面颜色、内镜治疗方法均不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准确性较低,不能作为判定息肉性质的唯一手段。对于直径较大、表面结构复杂的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是治疗病变和明确组织学诊断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