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病变肠镜治疗后延迟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肠镜下实施黏膜下注射切除术、尼龙绳套扎术、黏膜下剥离术或氩气刀凝固术治疗后延迟性出血,根据结直肠病变的相关情况,分析出血原因及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22例(22.00%),6例(6.00%)横结肠,17例(17.00%)降结肠,24例(24.00%)乙状结肠,31例(31.00%)直肠。其原发组织病变的病理分别为4例(4.00%)脂肪瘤,7例(7.00%)息肉,18例(18.00%)腺瘤,32例(32.0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0例(40.0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首次肠镜治疗方式:78例(78.00%)黏膜下注射切除术,12例(12.00%)黏膜下剥离术,9例(9.00%)尼龙绳套扎术,1例(1.00%)氩气刀凝固术。结论对肠镜治疗后延迟性出血患者进行结肠病变检查和分析,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

  • 单位
    赤峰市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