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田中一成在《中国祭祀戏剧研究》中认为敦煌文书中的"某某奴"表明该人的奴隶身份,这其实是误读。"奴"在一个人的名前表明其为奴隶,而在词尾则是名或小字。以"奴"起小字自晋代以来大江南北颇为多见,而尤以契丹人为伙。其根源,则为粟特人的取名文化,即某某神祇之奴。其影响途径是大西域与东土之间宗教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