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调查与评估肿瘤患儿从诊断到治疗6个月期间的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比较淋巴瘤与实体瘤患儿的营养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肿瘤中心肿瘤内科收治的76例初发恶性肿瘤患儿的营养状况。测量化疗前、化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体重、身高和上臂围;采用儿童肿瘤营养风险筛查工具(SCAN)对此4个时间点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评估营养状况;调查4个时间点的24 h膳食摄入及血常规;通过病历收集化疗后1个月的并发症及治疗6个月期间的营养治疗情况;比较淋巴瘤(43例)与实体瘤(33例)两组患儿的营养状况。结果 76例患儿化疗前营养不良发生率15.8%(12/76),化疗后1个月32.9%(25/76),3个月25.0%(19/76),6个月26.3%(20/76),4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前超重/肥胖率10.5%(8/76),化疗后1个月7.9%(6/76),3个月5.3%(4/76),6个月6.6%(5/76),4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营养不良评分、体质指数(BMI)、上臂围、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和总能量摄入在4个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后3个月内变化大,化疗后1个月营养状况最差。两组比较:化疗后6个月淋巴瘤组和实体瘤组营养不良评分[(0±0.9)分比(-0.5±0.9)分]、BMI[(15.9±2.1)kg/m2比(14.8±2.2)kg/m2]、上臂围[(17.4±2.0)cm比(16.2±2.9)cm]、SCAN分数[1(1,9)分比2(1,9)分]、血红蛋白[(103.0±15.0)g/L比(94.2±13.5)g/L]、营养不良例数[7例(16.3%)比13例(39.4%)],淋巴瘤组均优于实体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鉴于采用高强度方案化疗的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强化营养筛查和评估,及早发现有营养风险的患儿,积极干预,提高患儿对化疗的耐受性和生命质量。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