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天下即"天下为公"思想是先秦政治哲学极为关注的内容,其以君道论为核心。作为一部为统一帝国提供治国经验的宝典,《吕氏春秋》创造性地发挥了前人的思想,指出倡导君主为民、为公,限制其为己、为私,是实现公天下社会最重要的策略与方式,并从立君、选君、为君及事君等方面,就解决立天下国家之主"为公"以及如何立天下国家之主"为公"、限制所立天下国家之主"为公"不"为私"以及如何限制所立天下国家之主"为公"不"为私"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说。在立君方面,《吕氏春秋》继承了先秦诸子立君为民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出更加具体现实的立君利群思想,强调君主必须为民利群;在选君方面,把圣王作为理想君主,希望通过高立圣王形象来引导君主"靠近"公天下;在为君方面,认为君者在实践中应崇尚公而抑制私;在事君方面,主张助势行道,希望君王在贤人、贤臣的帮助下,实现为公不为私的政治理想。

  • 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广东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