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外国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铁路,将其视为经济侵略的工具。与此同时,国人对铁路的经济功能已有清晰认识。而海港之于铁路,犹喉舌之于肠胃。因此,陇海铁路东段线路走向与海港选址,尤为外国投资方与交通当局、江苏官绅等相关利益主体所注意。为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他们展开激烈的利益博弈,又以淮扬通泰各属官绅与海属官绅之间的地方经济利益博弈为焦点。为将陇海铁路拉到自家门前,实现地方经济利益最大化,双方官绅一面竭力游说交通当局,一面互相攻击,展开激烈论争,几成风潮。这种"争铁路"的现象,源于国人对铁路促发展的深刻认识,亦可从中窥见国人对以铁路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技术的认知接纳程度。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