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2017年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儿童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2017年南京市儿童医院流感监测上报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7年共上报ILI 184 488例,ILI就诊百分比(ILI%)为3.65%;采集标本5 643份,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8.50%。各年份I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682.98,P <0.001);病毒分离阳性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2.008,P <0.001)。流感在2013年呈单峰流行,流行优势菌株为季节性A(H3N2)型; 2014年呈双峰流行,流行优势菌株为新甲型H1N1和H3N2型; 2015年呈双峰流行,流行优势菌株为乙型BY系、H3N2型; 2016同样呈双峰流行,为新甲型H1N1、乙型BV系、H3N2交替流行; 2017年呈单峰流行,优势菌株为乙型BV系。不同年龄组间病毒分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74,P <0.001)。不同性别病毒分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4,P> 0.05)。结论:南京市儿童流感流行以H3N2型、新甲型H1N1、乙型流感病毒高峰交替出现,加强对幼托儿童、学生的疫苗接种有利于流感防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