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结合测井曲线、岩石学特征、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和尚塬地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微相和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区长6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砂体储集层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长6储层发育有一定规模的长石细砂岩储集体,且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溶蚀孔为主,平均孔径为20~50μm,平均孔喉半径为0.14~0.24μm。孔隙度一般为6%~12%,渗透率一般为0.1×10-3~0.4×10-3μm2,属低孔-超低渗型储层,孔喉组合类型为中孔微喉型。储层整体物性较差,但已有工业流油钻井显示该区可能存在一定规模的油气富集区,在现阶段精细化油气勘探的背景下,要注重查明湖盆区局部或独立砂体的发育情况。
-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