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迟发右心室导线穿孔的安全必要性。方法查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导线拔除数据库, 收集所有因迟发导线穿孔行杂交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植入装置类型、植入装置时间、穿孔发现时间、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治疗转归等, 并回顾这些患者的手术记录及术中录像、照片资料, 总结术中发现。结果 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共1 124例患者于我中心行导线拔除治疗, 其中导线穿孔患者29例, 8例迟发导线穿孔患者应用杂交技术治疗。8例患者中男5例, 年龄(61.8±8.6)岁, 除颤导线2例, 起搏导线6例。杂交技术为外科开胸(1例常规正中开胸, 1例胸骨下段切口, 6例左前外侧小切口)加经静脉拔除导线。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发现, 未穿出心包的导线光滑, 无纤维组织粘连, 穿出心包的导线头端多与组织有一定程度粘连。术后住院时间为(9.88±3.18)d。术后随访(42.6±19.3)个月, 未再有穿孔或导线功能异常复发。结论杂交技术是治疗迟发心脏导线穿孔的有效方法, 尤适用于导线穿出心包外的患者。
-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饶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