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脓毒症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发展过程中,外周微循环的干扰,白细胞和活化补体对组织和细胞的损害,使患者内皮细胞、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研究表明,止凝血系统的功能紊乱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尽管有关脓毒症的相关抗凝血治疗研究获得进展,但除了活化蛋白C替代疗法外,近期几乎所有的关于脓毒症抗凝、抗炎的临床试验均未成功[1]。脓毒症仍伴随很高的病死率。对于脓毒症的研究目前已经逐步拓展到对于DIC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等领域,现就相关脓毒症止凝血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