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盐胁迫是农业中阻碍植物正常生长的常见因子。广西南端具有面向南海的绵长海岸线,海岸线上广泛种植香蕉,海水常常倒灌进陆地,造成高浓度的盐胁迫。每年8—9月为台风高发期,从南海上形成的水汽随台风进入内陆,则会引起低浓度的盐胁迫。本研究以粉蕉为研究对象,测定盐胁迫下粉蕉植株各部位的营养元素和土壤成分,研究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分布特征,分析其耐盐机制。结果显示:当土壤的盐浓度为0.01%时,各部位的营养元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盐浓度>0.01%时,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各部位的全氮、全磷、全钾、全镁和全钙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表明较高浓度的盐处理降低了粉蕉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能力,但叶片的全镁、全钙含量下降速度较其他部位慢,且下降比例也小于其他部位,这表明叶片可能具有选择性吸收Ca2+、Mg2+的能力;当盐浓度>0.01%时,根和假茎中的Cl、Na含量快速升高,且升高速度和幅度远大于叶片和球茎,因此,研究认为粉蕉耐盐机制是将较多的Cl、Na贮存于根部以及Cl、Na在向叶片运输过程中被茎吸收。当盐浓度>0.2%时,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高浓度的盐分对根远处土壤的矿质离子向根附近土壤的流动造成了阻碍。研究结果可为广西粉蕉在遭受海水倒灌以及台风天气时各部位的元素变化及土壤成分的变化提供数据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