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写于1873年,反映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普鲁士在这里禁止学校教法语而改教德语之事。小说中的小弗郎士是一个贪玩而不爱学习、怕老师而不懂事的小学生,但就在上最后一课的过程中,他几乎在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正因为其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小说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作品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无论在情节构思、人物刻画还是主题表现上,其独特性、典型性、深刻性都堪称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