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学医院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静芸; 陈志成; 仲铃琳; 程科萍; 刘倩*
来源: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 44(10): 1220-1224.
DOI:10.13461/j.cnki.cja.006783

摘要

目的了解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征,为术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6—2018年肛肠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2714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中,186例发生术后感染(6.85%),其中痔疮92例、肛周脓肿57例、肛裂18例、肛瘘15例、肛乳头肥大3例和直肠息肉1例。从切口部位组织或分泌物中分离19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21株(62.37%),革兰阳性菌68株(35.05%)和真菌5株(2.58%)。不同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分离率存在较大差异。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头孢吡肟和氨苄西林/舒巴坦较敏感,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对第一、二代头孢类菌素和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均存在较高耐药性,但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耐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革兰阴性菌47株,占革兰阴性菌38.8%。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敏感;粪肠球菌对利福平和利奈唑胺较敏感;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但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以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革兰阳性菌22株,占革兰阳性菌32.4%。结论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率和耐药菌的产生。

  • 单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