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五年(631)淮安靖王李寿墓墓室内的石门和石椁上雕刻有11个兽面图像,以往学者有铺首、龙头、灵龟、畏兽等不同说法,但未见相关的研究论证。本文将所发现的李寿墓墓石刻兽面分为兽面和有身型兽面二种类型,并就其装饰位置和图像特征进行了溯源,认为这二种兽面皆是由汉画像石铺首衔环图像演变而来,是带有守卫、驱邪功能的神异图像,并进而论述了中古时期佛教的传入、民族融合的加剧导致一些传统母题呈现出新的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