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多头菊品种"金背大红"幼苗为试材,在大型人工气候室中设置日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分别为25℃/35℃、30℃/40℃,处理3、6、9、12 d,昼夜分别恒温处理12 h,并于处理后在20℃/30℃下恢复5、10、15 d,以20℃/30℃为对照处理(CK),测定不同处理下菊花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及光合色素含量,以期揭示高温胁迫及恢复对设施菊花叶片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最高温度35℃以上,随着温度升高和胁迫时间增加,菊花叶片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E)、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率(WUE)、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降低,日最高气温为40℃时各参数分别比CK降低了56.42%、41.22%、78.54%、90.33%、54.55%、31.29%、54.09%、42.44%、40.26%,恢复后,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趋于稳定后仍无法恢复到CK水平,恢复15 d时,各参数分别比CK低47.04%、35.88%、50.56%、76.52%、33.84%、19.45%、32.75%、23.90%、23.07%。研究表明,高温胁迫严重抑制了菊花幼苗的生长,对菊花幼苗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