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妊娠时期的凝血功能变化,并分析检验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东阿县妇幼保健院孕周≤12周的52例孕妇为妊娠早期组,52例13~28周孕妇为妊娠中期组,52例孕周>28周孕妇为妊娠晚期组,对比并分析不同组别孕妇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原Ⅲ(AT-Ⅲ)水平。结果 不同组别TT水平对比并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组的PT、APTT均显著低于妊娠中期组和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PT及APTT低于妊娠早期组,妊娠晚期组FIB高于妊娠中期与妊娠早期(均P <0.05);妊娠晚期组的D-二聚体、FDP、AT-Ⅲ水平均高于妊娠中期组及妊娠早期组水平,且妊娠中期组的FDP、D-二聚体、AT-Ⅲ值显著高于妊娠早期组(均P <0.05)。结论 随着孕周延长,孕妇的凝血因子水平有规律性变化趋势,加强凝血功能动态监测并及早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产后并发症风险。